李松蔚- 关系视角课,运用心理学思维教你洞悉复杂关系

课程目录:

├乌合之众千聊关系视角课礼赠 .pdf
├幸福的方法千聊关系视角课礼赠 .pdf
├录播答疑课一
├录播答疑课二
├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千聊关系视角课礼赠 .pdf
├看见千聊关系视角课礼赠 .pdf
├社会性动物千聊关系视角课礼赠 .pdf
├第01课 关系视角:不是哪个人的问题,而是关系的问题
├第01课 关系视角:不是哪个人的问题,而是关系的问题 .png
├第02课 关系沟通:吵架时讲道理TA反而更生气
├第02课 关系沟通:吵架时讲道理TA反而更生气 .png
├第03课 元沟通:避免陷入死循环沟通
├第03课 元沟通:避免陷入死循环沟通 .png
├第04课 不确定性:减少判断习惯引发的争吵
├第04课 不确定性:减少判断习惯引发的争吵
├第05课 冲突与升级:科学应对亲密关系中的冲突
├第05课 冲突与升级:科学应对亲密关系中的冲突 .png
├第06课 镜映技术:如何拯救不上进的伴侣
├第06课 镜映技术:如何拯救不上进的伴侣
├第07课 撕标签:该给出轨的TA第二次机会吗?
├第07课 撕标签:该给出轨的TA第二次机会吗? .png
├第08课 观察者效应:做悲观婚姻中的乐观主义者
├第08课 观察者效应:做悲观婚姻中的乐观主义者 .png
├第09课 三角化:在孩子面前到底能不能吵架?
├第09课 三角化:在孩子面前到底能不能吵架?
├第10课 关系判断:科学理解亲子关系
├第10课 关系判断:科学理解亲子关系 .png
├第11课 派遣理论:平衡孩子想要的和我想要的
├第11课 派遣理论:平衡孩子想要的和我想要的 .png
├第12课 结构和边界:对父母与孩子间边界的解读
├第12课 结构和边界:对父母与孩子间边界的解读 .png
├第13课 主动性悖论:怎么应对“都是为了你好?”
├第13课 主动性悖论:怎么应对“都是为了你好?” .png
├第14课 控制与反控制:如何处理父母的亲情绑架
├第14课 控制与反控制:如何处理父母的亲情绑架
├第15课 结构和边界:组建新家庭时处理好长辈关系
├第15课 结构和边界:组建新家庭时处理好长辈关系 .png
├第16课 表达需求:跟父母沟通难的死穴怎么破
├第16课 表达需求:跟父母沟通难的死穴怎么破
├第17课 自我接纳:知道但做不到怎么办
├第17课 自我接纳:知道但做不到怎么办
├第18课 自我认同: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怎么办?
├第18课 自我认同: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怎么办? .png
├第19课 积极赋义:如何科学给自己灌鸡汤
├第19课 积极赋义:如何科学给自己灌鸡汤 .png
├第20课 聚焦资源:怎么把劣势变成你的优势?
├第20课 聚焦资源:怎么把劣势变成你的优势? .png

>> 声明:本站资料均从网上收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仅限个人学习研究使用,严禁用于商业用途,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